快3500元倍投方案稳赚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快3500元倍投方案稳赚 > 新闻动态 > 子宫托:很多人在用的尿失禁与脱垂“内部支架”,你真的了解吗?

子宫托:很多人在用的尿失禁与脱垂“内部支架”,你真的了解吗?

发布日期:2025-10-18 18:39    点击次数:199

提到尿失禁或盆腔器官脱垂的保守治疗,子宫托其实是不少人的选择——这种能放入阴道的医用装置,早已被纳入国际临床指南,尤其适合不想手术、不耐受药物,或是需要暂时缓解症状的人群。但即便用的人不少,仍有很多人不清楚它到底怎么用、效果如何,甚至担心使用安全。

1

子宫托到底是啥?

能治什么问题?

简单说,子宫托是一种由硅胶、橡胶等医用材料制成的环形或杯状装置,放入阴道后能像“内部支架”一样,支撑起下垂的子宫、膀胱或直肠,同时缓解由此引发的尿失禁(比如咳嗽、走路时漏尿)、下坠感等症状。

它主要用于两种情况:

1. 辅助管理尿失禁:尤其针对压力性尿失禁(SUI,比如打喷嚏、提重物时漏尿),当盆底肌训练效果有限,或患者暂时不想用药物、手术时,子宫托可作为“过渡或长期遏制手段”。

2. 支撑盆腔器官脱垂:对于子宫、膀胱等盆腔器官因盆底肌松弛而下垂的情况,子宫托能直接托住器官,减轻下坠、腰酸、排尿不畅等不适。

2

用子宫托效果怎么样?

有哪些关键结论?

多项研究给出了明确结论,没有“夸大效果”,也不回避局限性:

1. 对尿失禁:短期效果不如盆底肌训练,长期与其他方法相当

一项对比研究显示:单独用子宫托、单独做盆底肌训练(PFMT)、子宫托+PFMT,12个月后对压力性尿失禁的改善效果没明显差异;但3个月时,用子宫托的患者因漏尿带来的困扰更明显,效果不如单纯做盆底肌训练。

2. 与局部雌激素联用:效果不冲突,可按需选择

有试验对比了“环形子宫托”和“局部雌激素装置”,发现两者改善尿失禁的效果差不多,但更多女性主观上更喜欢用环形子宫托,可能因为佩戴感更易接受。

3. 不是“根治药”,却是“好帮手”

子宫托不能修复受损的盆底肌,也不能逆转器官脱垂,却能快速缓解症状——比如让漏尿次数减少、下坠感减轻,尤其适合老年女性、身体虚弱或有手术禁忌的人群长期使用。

3

用子宫托要注意什么?

这些细节不能漏

1. 必须由医生选型号、教佩戴

子宫托有不同大小和形状,需要医生根据你的阴道宽度、脱垂程度“量身选款”,还得手把手教你怎么放、怎么取、怎么清洁,自己买了乱戴可能会磨伤阴道、引发感染。

2. 定期清洁+复查,避免并发症

多数子宫托需要每天取出清洁(比如用温水冲洗),再重新放入;即使是“可长期佩戴款”,也得每隔1-3个月找医生复查,看看位置是否偏移、阴道有没有炎症。

3. 不是所有人都能用

如果阴道有急性炎症、溃疡,或有严重的阴道狭窄,暂时不能用子宫托;另外,有宫颈癌、子宫内膜癌等妇科恶性肿瘤的人群,也需要医生评估后再决定。

4

哪些人适合考虑子宫托?

• 不想做手术、害怕手术风险的压力性尿失禁或盆腔器官脱垂患者;

• 年龄较大、身体虚弱,无法耐受手术或药物副作用的人群;

• 盆底肌训练效果不佳,想搭配辅助手段的人;

• 暂时没时间手术,需要“过渡缓解症状”的人。

如果你的漏尿、下坠感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,不妨问问医生:“我适合用子宫托吗?”它可能不是“最优解”,但却是一种安全、可逆的选择,能帮你在不伤害身体的前提下,找回更轻松的生活。

有任何健康问题可以扫码联系小助理↓

别忘了点

哦!